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反应釜内混合气体爆炸!2死2伤!上海一药企实验室事故报告公布

反应釜内混合气体爆炸!2死2伤!上海一药企实验室事故报告公布

更新时间:2025-09-12  |  点击率:54

事故概述

2025年3月24日16时55分左右,上海某医药公司实验室内,发生一起其他爆炸事故,造成二人死亡、一人重伤、一人轻伤。

直接原因

该公司在进行制备RB4259实验时,反应釜内四氢呋喃蒸发产生蒸汽进入釜内气相空间,同时反应釜内实验物料总体积少造成水相偏少,搅拌桨置于釜内上层油相中不能有效分散油水相,实验人员加入双氧水时,双氧水跟大量水相接触导致分解产氧气的双氧水占比大大增加,产生大量氧气快速进入釜内气相空间,超过了装置氮气保护置换速率,大量氧气与釜内气相空间的四氢蒸汽混合,形成超过爆炸极限的混合气体,实验过程中静电放电产生电火花,引起反应釜内混合气体爆炸,造成事故。

7E0987FB-6BD4-41d0-A140-07BE52008D4B.png

事故警示

近年来,国内外反应釜的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屡屡发生。反应釜是化工企业经常使用的、常见的一种设备,是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用作物料发生反应的一种容器,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属于关键生产装置,其安全性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影响很大,使用不当,或者参数控制不当,很有可能引起反应釜的火灾、爆炸事故。

反应釜爆炸的主要原因包括:

(1)温度失控:反应过程中热量释放过快,冷却系统无法及时带走热量,导致温度急剧上升。

(2)压力异常:反应产生气体或液体汽化导致压力升高,安全阀失效或泄压不畅。

(3)物料配比错误:原料投入比例不当,引发剧烈反应。

(4)搅拌系统故障:搅拌不均匀导致局部过热或反应不完quan。

(5)设备老化或维护不当:设备腐蚀、磨损或密封失效。

(6)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未按规程操作或应急处置不当。

反应釜的操作、维护注意事项

(1)反应釜作为一个危险的压力容器,在工业生产的时候容易存在易燃易爆等危险气体的泄露,操作区域应做好空气置换和气体监测的工作,时刻保证易燃易爆气体的相对浓度值较低,这样既有利于反应操作又能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又要防范有毒有害气体对反应操作室位置的污染。

(2)对于可能快速产生可燃或有助燃气体的化学反应,必须建立 实时、在线、有效的监测与联锁控制机制。尤其在反应釜气相空间等关键位置安装可燃气体或复合型气体报警器。

YA-D300气体探测器.jpg

(3)企业要组织工艺、仪表等专业,全面核查工艺报警、安全报警指标阈值设置情况,确保与工艺操作指标相匹配,防止超过工艺指标范围不会报警、超安全指标范围不能联锁现象。健全完善报警管理制度,系统出现工艺报警、安全报警的,要逐个分析原因,严防草率消警导致工艺偏离,甚至引起泄漏、火灾或爆炸事故。健全完善联锁管理制度,全面检查各类联锁投用情况,严禁未经风险评估和审批摘除联锁,严禁未经设计变更长期摘除联锁。

来源:化工365及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